在写这个书报之前,昨天细细的看了一下港版的北斗和左右版的北斗,在经过一页页的详细对比之后,不得不赞叹一下,左右版的北斗可算是自制版的大成之作啊,其实各方面细节都不输于港版,更有港版没有的东西,下面,我详细对比一下。
先正面对比一下,两个封面,腰就不说了,港版的腰不要惦记了,基本都是惊吓。左港右自制。从印刷上来看,港版是更胜一筹,但是自制版的封面是在硫酸纸上印刷,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个造成的特殊效果,但是从清晰上来说,确实港版更清晰一些。
同理在背后也是。
把两个封面摊开对比一下,翻译在没有俚语的情况下,我是不对比的,因为无论港台的翻译,都是针对港台那边的读者,不是为大陆翻译的,所以对比没意义,只有有俚语的时候,我会特别点出,目前没看到北斗有俚语。
相比港版,自制版的多一个封面。
内封不同。
为什么说自制版北斗代表国内自制书的最高水准,请看上面彩页,如果不说,你能分辨出哪个是港版哪个是自制吗?实际情况是上港下自制。
这是港版,下面会有自制版对比一下。
这是自制。基本上除去拍照的影响不算,自制版北斗和港版印刷相差不多,非要细看的话,港版在深度和某种纤细的细节,略微比自制好那么一点点,但是这一点点需要很细的看,才能看出来。
打开看一下完整的,你会发现港版色彩略深,而自制版色彩略浅的时候反而细节稍微突出了一下。
看一下大图,这是港版的。
这是自制版的。
对比一下彩页之后的封面,下面的自制版细节更清晰,但是我不知道这个是自制版自己调整了,还是说还原了日版,请有日版的朋友再对比一下吧。如果上面的港版是还原了日版的话,那么下面就是自制的人调整了。
对比一下彩页,相比自制版,港版对了一个卷名,细节上来说,其实依然相差不大。
从上面两张大图对比来看,细节上处理都很不错的。依然上港下自制。
再看彩页,上港下自制,这套书文字的表现,都是港版文字更大。
如果深究的话,还是港版会略好,但是需要仔细看。
淡彩对比,上港下自制。
在淡彩上的对比,港版的略深并没有引起细节的模糊,从整体上略好那么一点点,也就是一点点,还需要细看。
继续淡彩,还是上港下自制。
在这里你会发现一个细节,图左下角部分的对话框里的文字,港版没有翻译出来,而自制版有(上港下自制),不知道是否日版就是如此,如果日版就是空白,那么自制版就补充了这个空白的部分。
对比一下黑白页,从纸质上,下面的自制版纸质更白,但是港版选择的纸张更象书纸,对于纸张我不懂,所以哪个好其实我并不知道,大家看看自己判断吧。

黑白页的对比,如果说自制版哪里完败的话,就是裁边了,基本上被港版完胜。
看到裁边了吗?上边的港版这次完胜了。
再看下面的裁边,下面的港版更多一点点。这次港版的裁边,无论上左下右,都比自制版要多一点。
细节,下面港版没有对话框中的文字。
好,下面是最关键的对比,我们都知道,日版的北斗完全版,有漏页的情况。当然这种漏页不是疏忽造成了,可能是日版在初版的时候,选择的素材原因。毕竟北斗有连载、单行、总集编、文库等多个版本,在选择完全版的时候,可能把一些页面就去除了。而自制版的北斗把这些漏掉的页面都补回来了。到底哪里漏掉,下面请看:
上港下台,上面港版空白的地方,自制版多了一页。
看一下大图,打king之前的剧情,港版这页是空白的。
而自制版有一页多出来的内容。
再看和king的对决,港版空白的地方,自制版又多出一页内容。
这是回忆的部分。目前来看第一本港版和日版一样,比自制版缺两页。
在随便对比一下双色页吧,目前看来双色页自制版印刷更深(上港下自制)。
好了,港版北斗对比完成,这个对比是用第一本来对比的,为什么第二本没有对比,因为第二本没有缺页,所以基本上结论和第一本一样,从彩页、淡彩、双色和黑白,自制版和港版相差基本不大,淡彩和双色页,港版略胜。用纸不评价,裁边港版完胜,自制版有丰富的赠品。
最后说一下大家关注的主要人名,均为港版对应自制:
拳四郎——拳四郎
阿玲——阿琳
柏特——帕德
尼尔——雷伊
玛美亚——玛米亚
评论